奋力谱写必由之路的当代华章-凯发k8

凯发k8
凯发k8 机 构 项目管理 成果管理 管理规章 学风建设 资料下载 联系凯发k8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凯发k8的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20637号
总机:0531-82076188
email:sd_qsn@163.com
 
学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凯发k8 > 学术动态
奋力谱写必由之路的当代华章
发布时间:2023-6-19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网络编辑:admin(管理员)  浏览次数:570
奋力谱写必由之路的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引发社科界热烈反响
2023-06-12 作者:段丹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华民族古老而伟大,中华文明悠久而灿烂。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调研,考察结束后,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砥砺奋进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关键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全面深刻分析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回答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论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中华文化历史、前途与命运这一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发出的政治宣言和理论宣言,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为推进文化理论创新、深化历史文化研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连日来,哲学社会科学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大家一致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在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实践中,做好中华文明研究和阐释,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生生不息

  中华文明5000多年世代赓续,从未间断,历久弥新,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文艺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造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气势辉煌的伟大工程。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现实生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所指出的,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今天正大踏步地走向前所未有的现代新型文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姜义华表示,从传统的农耕—游牧文明全面转型为现代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从旧式的乡村文明转型为现代城市文明,从有限的外部联系转型为全方位的国内联系和世界联系,人们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审美体系、情感体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正经历着全方位、历史性的“新陈代谢”。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向前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我们必须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言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心潮澎湃。他告诉记者,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丰厚的文化滋养。古往今来,优秀的文艺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传承着民族文化的基因,化育心灵,陶冶情操,使精神充满理想憧憬,为生活增添美的感受。

  近日,我国首个跨时空、跨地域的“中华礼赞——中华传统文化服饰vr城市巡展”刚刚完成了全国九个城市博物馆巡回展览,从历史文脉入手,以数字化的演绎方式,展示了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该项目负责人、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段鹏说,守正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提。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从根本上决定了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创新是中华文明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也是贯穿中华文明发展的根本方法。


盛世修文治史重在文化兴国

  翻开古都北京这本历史厚重的“书”,纵贯老城南北、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就是书脊。作为我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中轴线,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它见证了古都的历史辉煌,印证着数千年中华文明的沧海桑田,且泛现着传统文化涵养的魂魄,流绵着历史演进独有的神韵。在中轴线北延长线上,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鼎足而立的中国历史研究院,如“鼎”似“尊”,气宇轩昂。再向北延至燕山脚下,中国国家版本馆依山而建,庄重古朴。这“一院一馆”两个文化地标都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修史立典、存史启智,知古鉴今、资政育人,担负着赓续文脉、发展文化的神圣使命。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

  盛世修文,旨在赓续文脉传统。版本,作为各类中华文明典籍资料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根脉,是文明发展的结晶和文化传承的“金种子”。截至目前,中国国家版本馆总分馆初步入藏2500余万件(册)版本。甲骨简牍、中华古籍、革命文献、雕版拓片、手稿档案、方志家谱、书法绘画等将在这里“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告诉记者,我国历来有“盛世修典”的优秀传统,历朝历代的中国人自觉地通过各种方式全面保存、整理古代的典籍,从中撷取精华、阐释义理,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也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整理典籍,领会、阐释典籍记载的文化精神,是我们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有效的手段。从根本意义上说,古代典籍流传至今的价值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学习,从而获得文化启迪和精神滋养。我们应对重要的中华典籍进行完整细密的文本整理,进行准确可靠的注释和生动灵活的解说,更好地让经典名著“飞入寻常百姓家”。

  鉴往知来,文化与历史密不可分。梁启超在1922年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然而,现代学术发展迫切要求传统学术实现现代转型,随着时代的赓续而发展,“历史中国”“学问中国”必须与“当代中国”的时代脉动相统一,中国史学研究才能从传统走向现代,展现出新的时代风貌和创新价值。

  中国共产党是最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从而更好地开创未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就是一部在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工作,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善于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更是新时代接续奋斗的重要法宝。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同一时空下形成的历史性交汇,相互作用、相互激荡,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统筹“两个大局”不仅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不变”,来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且要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的有机结合中,探究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才能在变局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中国历史研究院的成立,是中国历史学发展历程上的重要里程碑,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战略举措。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中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让历史映照现实,更好地远观未来、廓清迷雾、找准方向,在总结历史经验中继往开来、行稳致远。

  2021年10月17日,在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考古工作者“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2年5月27日,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思想深邃又语重心长、催人奋进,引发广大史学研究者的强烈共鸣。

  四年多来,中国历史研究院启动《(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组织开展“中华民族复兴史”“清代国家统一史”“中国历代治理体系研究”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取得了一批高质量成果。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表示,中国历史研究院将继承优良传统,团结凝聚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从历史的深处,围绕中华文明起源、中华文明早期发展、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大历史和理论问题开展研究,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中国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何中华备受启发。他表示,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考古发掘,也需要文献整理、考证和重释工作,同时需要加强学理反思层面的研究,以便为整合所有来自实证方面的学术信息,提供必要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以确凿的考古功夫、扎实的文献依据、严谨的科学态度、缜密的逻辑思维,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提供更加翔实而完备的历史叙事。“历史贵在实证。追溯并重现中华文明的发生史和发展史,将为增进我们对本土文化的自我体认提供确凿证据和重要依据。”何中华说。

  作为历史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术带头人,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田澍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感受颇深。他谈道,我们要对中华文化保持充分的自信,尊重和珍惜中国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注重多学科整合,寻根追本,深刻理解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突出特性,阐明其能够永续发展的根本缘由,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同时,要以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积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既不能妄自菲薄和数典忘祖,又不能全面移植和照抄照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打通古今和融通中外,才能处理好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关系,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指向伟大复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即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详细阐述的这“五个突出特性”是对中华文明的“精准画像”,意蕴深刻,引人深思。

  历史长河汹涌澎湃,唯有中华文明数千年从未中断、弦歌不辍,至今仍焕发着勃勃生机。姜义华表示,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岁月中受到各种外来文明的强烈冲击,始终没有被同化而丧失自我,相反,总能够利用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充实自己,激发自身潜在的活力,推动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原因就在于中华文明拥有悠久历史而且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现实交往、现实生活为中心,而不是以远离现实的纯观念构成的对象化世界为中心。这使中华文明具有特别的创新性和包容性,既不会随波逐流,也不致保守封闭;既不会停滞不前,又不会骤然断裂。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平性也因此具有特别稳定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并明确强调这个“必由之路”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李国强认为,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在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牢牢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赋予其鲜活的时代特征。”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切实担负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光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深入阐述了“两个结合”:“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段鹏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所在,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只有植根于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在中国枝繁叶茂。

  早在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充分说明,弘浩博大的中华文化决定了中国大历史维度中的传统与现代紧密相连。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实践的深厚基础,而历史大尺度意义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对于中华民族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更加具有绵长文脉和精神积淀的重要价值与实践意义。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莫砺锋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向具有创新性的基本特征,它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许多相通的精神内核,不但彼此契合,而且互相成就,这就成功地解决了长久困惑我们的理论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从而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戴伟华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助推器,同时,马克思主义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价值观引领和方法论指导,也为其活力的展现和发挥提供了现实指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时代际遇,为其在国际舞台重放光彩创造了机会,也为其绵延传承、去粗存精提供了时代标准,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必由之路谱写当代华章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总书记思之久远的一个新概念新表述新论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在变革中赓续传统,在传承中创新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才能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基于新时代新征程瞻望中华文明的发展未来,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这既体现了源自历史的深刻洞察,也昭示了指向未来的远见卓识,并汇聚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战略谋划,从而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引领,构建中国边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出版了一批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中国边疆稳定和发展研究》《清代国家统一史》《对外关系、和谐边疆与中国战略定位》等在内的高质量学术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多次率新疆文化交流团到英美、中东和亚洲一些国家进行文化学术交流,阐述新疆发展历史,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中国边疆发展研究作出积极贡献。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邢广程不断思考着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下去,怎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时代性课题。他表示,中华文明的厚重历史需要在文明创新发展中更好地体现,把握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是正确理解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的钥匙。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支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肩负新的文化使命,为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戴伟华看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和关键,在于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相守,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范迪安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树立文艺创作的时代使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充分发挥文艺创作以美育人、美以成人的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匠作精神,在文艺创作中展现大美之艺。坚持文艺创作的正确方向,坚守人民至上的立场,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描绘新时代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恢宏气象,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使文艺创作更好地凝聚精神力量,成为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标识。

  脚踏必由之路,赓续历史文脉,才能迈向光明宏大的未来,谱写当代华章。对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当仁不让、责无旁贷。何中华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本身,构成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发挥积极主动精神,力求作出具有真正原创性的贡献,不负这个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责任以学术的视野和方法,反思性地把握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脉络,使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立在更加可靠的学理基础之上,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特别是文化复兴作出学理意义上的创新性揭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离不开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资源,以开放的胸怀和眼界充分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同时,必须立足中国立场,捍卫文化自主性,以免在融入当代人类文明交往中迷失自我。这决定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建构自主话语体系,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形成建设性的对等对话关系。

  哲学社会科学界应当以强烈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担负起新的使命,扎根中国,勇立潮头。田澍表示,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处理好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的关系,守正创新,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特质和品格,全面总结中国历史的经验教训,深入阐释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建设新时代的中华文明作出积极贡献。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阔未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将同各国文明一道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为进一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查建国、孙美娟、班晓悦、李永杰、吴楠参与采写)





上一条:【学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文明强国建设的意蕴
下一条:在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中彰显使命担当  
凯发k8的版权所有: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研究院
业务主管单位: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维护更新: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研究院
联系电话:0531-82076188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20637号 邮编:250001 邮箱:sd_skj@163.com

网站地图